史上最严手机实名制影响几何

  • 由欣梦网络撰写, 2015年9月1日 10:18

根据工信部、公安部和工商总局此前印发的《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9月1日起,桂林网站建设电信企业要求各类实体营销渠道全面配备二代身份证识别设备,在为用户办理电话入网手续时,必须使用二代身份证识别设备,核验用户本人的居民身份证件,并通过系统自动录入用户身份信息。

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严”手机实名制的规定,涉及数以亿计手机用户的切身利益,引发极大关注。人们也由此产生三个疑问:手机实名制这次能否真的落到实处?垃圾、诈骗短信能否远离我们的生活?手机实名制会不会造成个人隐私泄露?

据悉,早在2004年,就有关于实行手机实名制的讨论。随后多年,始终得不到贯彻实施。2012年,《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出台,规定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这使得我国手机实名制有了法律依据和支撑。2013年,工信部下文要求从当年9月1日起全面推行手机实名制。

然而,有媒体调查称,由于三大运营商为争夺客户,在售卡渠道上监管不严,代售点基本上都可以先买卡再过户,导致大量未经实名验证的手机卡泛滥。手机实名制雷声大雨点小。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近13亿。目前,全国仍有超过1.3亿以上的手机老用户未完成实名登记。

此次手机实名制能否落到实处?资深电信分析师马继华认为,手机实名制是水到渠成的必然之举。桂林网站制作手机的实名制充其量也就是给零售末梢带来小小的操作上的麻烦,这种麻烦估计也会迎刃而解。

针对近来网上盛传的“不办理实名将停机”的说法,有媒体专门采访了几大运营商的门店,他们均表示没有接到通知。不过,从管理层的态度来看,此次手机实名制的确是动真格了。工信部、公安部和工商总局今年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展开为期一年的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根据方案,今年12月31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率要达到90%以上。

实行实名制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遏制日益泛滥的垃圾短信和电话诈骗。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骚扰电话总数达到了279亿次,每个手机用户大概要被骚扰20多次。根据统计,不实名的手机卡、上网卡已成为违法犯罪分子的常规装备。

手机实名制能否让这些垃圾信息远离我们的生活?不少电信专家都认为,实施手机实名制不但有利于抑制通信犯罪,让受侵害用户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同时能保障通信安全,让金融、移动支付能安全进行。通信业观察家项立刚表示,强制实名后,会大大增加诈骗成本,也会增加犯罪分子的风险成本。

不过,通信行业独立分析师付亮认为,手机实名制尽管能增加诈骗成本,但对遏制电信诈骗作用有限。运营商网络只是诈骗的一个通道,如果不更直接地打击诈骗分子,在暴利驱使下,他们会想各种办法钻政策的空子。

手机实名制会不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也是手机用户最为关心的。此前有媒体做过统计,桂林网站设计有两成多的受访者对此表示担心。一位运营商基层网点负责人表示,手机实名制登记不仅不会泄露用户个人信息,反而提高了用户的信息安全。因为,市民注册成为实名制客户以后,客户的重要隐私信息,如通话清单、消费信息等必须经由本人出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才能查询,这进一步提高了客户信息保密等级。

不过,著名评论员薛世君撰文称,应该更加关注如何在法律层面确保运营商不会“监守自盗”。有些垃圾信息,或多或少都与运营商的“增值服务”或者疏于管理有关,“散户”易控,可“机构”难管。

对于此次动真格的手机实名制,不少专家表示,其能否给我们带来一个安静安全的手机使用体验还有待观察。

桂林欣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为您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与推广业务,欢迎咨询!

立即咨询